化療是癌癥的有效方法之一,因為它能夠快速控制病灶。但是由于化療會同時殺死癌細胞和正常細胞,因此會產生許多副作用。靶向化療策略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問題。
于是有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,將磺丁基倍他環糊精鈉(SBECD)和十六烷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(HDBAC)結合從而獲得納米顆粒,其pH值在10.0和2.0之間交替時表現出組裝和解組裝行為,并將此納米顆粒用于封裝和釋放抗腫瘤藥物雷公藤紅素(CSL)。
通過實驗發現,載有CSL的納米粒子表現出82小時的持續釋放作用,這表明它具有改善癌細胞效果的潛力。在細胞實驗中,載有CSL的納米顆粒對健康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較小,而對我們熟知的五種人類癌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非常顯著。實驗過程中更為值得注意的是,載有CSL的納米顆粒對肝癌SMMC-7721細胞的凋亡率也明顯高于游離 CSL。
研究人員將繼續對此實驗進行更深入的研究,期待納米顆??梢宰鳛樗幬锏木忈屳d體應用于臨床。